「台灣轉刑正義」VS「殘暴政客」

文/陳校賢(長榮大學教授兼衝突研究中心主任)

一年來,馬團隊的所作所為以及其策略受到強烈質疑。於2009年5月17-18日引爆80萬大規模群眾走上街頭抗爭的局面。絕大多數的訴求基於傾中、經濟、失業、股票、教育、集遊法等實質問題,批評其團隊的行事風格「鴨霸」與「無能」。其實,存藏其內心底層對在台人民的無情、無義與殘暴的態度,更加可怕。

哈佛大學學者 Mark Gerzon 所列舉「殘暴政客(The Demagogue)」的奧步,已在短短的一年內,已在全國人民面前赤裸裸地展露無疑。現在是檢視臺灣的「社會轉型」與未來的展望重要的時刻。簡而言之,「轉型正義」是一系列不同形式「正義」的集合名詞。其最終目的與實踐是由新的民主政府出面,選擇適合的正義形式,檢討過去因政治體系所引起各種違反人權之行為,追究加害者的犯罪行為,以鞏固保障基本人權以及達到公正、公平的普世價值。

在「正義」、「轉型」過程中,有些國家成立真相委員會,從事調查、懲罰、矯正、賠償與重修舊好等計畫。有些國家為了預防未來政府侵犯人民權利,從事社會安全與司法體系之改造。也有立碑或建紀念舘以供追思與反省警惕之用。

「轉型正義」是一種反應,一種運作過程來確保人民的自由、思想、尊嚴、信仰和名譽的權利,讓人民免於恐懼、免於不安的生活,讓社會充滿公正、公平與互信的原則。在台灣,近年來歷經專家、學者與媒體界人士的努力,透過一系列的專題討論或媒體之宣導。「轉型正義」的概念與內涵,在臺灣已是普遍被接受成為需要討論的議題。可惜到目前為止,轉型正義皆聚焦於司法、歷史、行政、憲法、賠償等層面的討論與正義取向
的探討。對一般人民似乎未有切身之感。

台灣有「正義」嗎?要如何「轉型」?有對付「殘暴政客」的方法嗎?「殘暴政客」是否有被「轉型」可能?如果媒體報導屬實,法務部於去年尾牙所演的審扁大會鬧劇以及馬英想抓「那個人」,「這才有正義」(中時電子報,2009),馬團隊對「正義」的態度,好像是只涉及罪犯並加以嘲弄而已。

這還不如加拿大「轉型性正義」祖師嬤, R u t h Morris,所描述的司法體制,現已將被擺在博物館的情境:「我們現存的司法制度是一個舞台,職業演員-律師、法官、書記與警察上台,扮演各自角色,從表演中獲得薪餉與滿足,而受創傷最深的人卻瞠目結舌,靜呆一旁」 (Morris, 2000)。

我們有辦法來轉變馬團隊這群像似「殘暴政客」嗎?Gerzon建議,好的領導者是位俱有「調停」才能的人,「而要培養自己成為「調停者」那樣的領導人,必備的條件之一是:記得歷史的陰暗面和光明面。」(馮克芸,2006)。前總統李登輝曾提醒台灣人,「台灣在過去這兩百年來的發展,經常受到外來勢力的影響,而無法自主的決定其自己要走的路。

Morris發現受害者的五大基本需求被忽略,什麼是受害者的五大需求呢 (Morris, 2000)?

(一)答案:為什麼是我?我應被責備嗎?為什麼我會有這個關聯呢? 我可以怎麼來預防呢?

(二)錯誤的認定:受害者最重要的需求是要被確定他們的受害要被社區或外界所認定,而且他們不應是被責備的,當這一需求能被滿足,受害者可能就進入原諒、痊癒和自己重建之途。

(三)安全:安全對受害與施暴者雙方都是很自然之需求,我們目前的社會都會將施暴者妖魔化,因此把受害者與施暴者分開,不准交往或接觸,這樣的話會讓受害者有一種感覺,認為施暴者有可能再對他們施暴。我們的律師、檢察官、警察會告訴受害者跟施暴者不准有接觸的機會,就是因為怕暴力會再發生。

(四)賠償:一般人都以為用金錢、物質或可見的物資來補償受害者的損失,其實受害者所受之創傷比金錢或物質想像的還要高,雖然每一個人所受的影響程度不一,他們對外界的信念與信任是無法彌補的。

(五)意義:每一個需求不可能完全地被滿足,因為一些主要的精神與靈性上的需求是無法被滿足的。尤其是發生在被誤告或誤判的情況下,會造成個人、家庭與社區無法填補的黑洞。當然,有很多受害者明瞭他們的世界將不會被修復到傷害之前的境界,但是他們忍受、跳過這種痛苦,產生另外的一種世界觀,來幫助其他的人,這是最高尚痊癒的可能性。

Morris說,社會改變的三個基本工具是:直接行動、社區教育和遊說。直接行動:包括示威、寫信、請願、電話、官員會議、要官方改變政策、以新的計畫取代過時或錯誤的策略。

社區教育:接觸的群眾包括~已靠邊者宣導、同情者歸檔觀懷及中性最大的群體,也是騎牆派),有一些主要的方法可以讓他們靠向我們這邊來,我們應當向他們說服,我們所做的是為了正義。(2).我們應當提供較多的正確資訊。(3).要說服他們目前的狀況是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或與他們的目標存有距離。

遊說:只要有心,三個人就可以成為一個群體,六個人就可以成為一個運動,而十個人就是一個龐大的運動,這與真實相當地接近。

此文轉載自「行動訓練在台灣」-轉型正義的實踐
e-mai: sschen@mail.cjcu.edu.tw

0 意見:

張貼留言